曾几何时,职业打假人如同“啄木鸟”一般,净化了市场;现如今,他们中的一些人,却成了敲诈经营者、绑架执法部门的代名词。

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基金会联合举办第二期“提振消费维护权益”大讲堂,披露了一组职业打假的数据:上海2023年职业索赔投诉量高达24.6万件,其中投诉超10件的有近8000人。 

一名用户3年来在近200份外卖中吃到头发和钢丝,外卖平台在整合数据时察觉异常,遂向警方报案。

经侦查,这位“倒霉”的用户每次都会先吃掉大部分食物,然后放一些头发、铁丝或者塑料片拍照投诉,要求退款并赔偿。

“大多数商家面对这种情况,基本上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花钱消灾。本案被告人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便无中生‘物’敲诈勒索,最终法院接受公诉意见,判其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的承办检察官说。

据了解,类似的职业索赔不在少数,然而在实践中大多数难以定罪。

一些职业打假人多采取“一买、二谈、三举报、四复议、五诉讼”的方式,先民事后行政,频频向行政机关施压,致使执法人员疲于应对;但在面对无证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等事关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时,却往往退避三舍。

如今,上海进一步制定出台《上海市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和减轻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细化处罚裁量标准,明确五年内未因同种行为被处理的,可以认定为初次违法;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对当事人不予、减轻行政处罚的,要积极运用柔性执法手段加强引导教育。

在司法实践方面,上海法院建立了“职业打假人甄别预警”应用场景,当发现索赔金额超过合法权益范围或合理范围的,或索赔多次且数额较大的,主观上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且使用欺诈、胁迫等手段的,可认定构成敲诈勒索罪,加大震慑力度。